记者周海燕
让大众创业力量蓬勃生长,让万众创新活力持续迸发。2018年以来,我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步伐,培育创新企业和创业人才,加强新型服务平台建设,构建普惠性政策扶持体系,营造出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激发了全市创新创业活力。
没有什么比一份骄人的成绩单更有说服力:
2018年我市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R&D支出占GDP比重1.05%,位居全省第四;全市技术合同成交总额5.06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43%;全年发明专利申请量631件,完成目标任务的126%;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9家,完成目标任务近4倍……
构建创新体系,渭南创新发展迈上新台阶
“建设创新型渭南,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这是我市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也是持之以恒的抓手。
市科技局首先争取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实施“一市一策”科技行动,聚焦渭南主导产业,做好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其次,为提升县市转型发展、内生增长的能力,市科技局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的思路,到各县(市、区)指导科技工作,加快了我市乡村振兴科技服务行动的步伐;为发挥高校院所人才智力优势,推动县域经济创新发展,市科技局与渭南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制定了三年科技服务行动方案;推进科技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示范县建设,大荔被确定为省市共抓创新示范县,富平、白水、澄城被确定为市县共抓示范县。同时加强高新区协同创新。在加快建设渭南高新区东区、蒲城高新区和富平高新区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白水苹果科技产业园创建省级高新区。
搭建双创平台,企业创新之翼更加舒展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有挑战更有机遇,既会滴下辛勤的汗水,也有丰收的场景。
2018年以来,市科技局重点对现有双创平台进行提升,促使其发挥更大作用,高标准运行。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众创空间28家,星创天地23家,其中国家级双创平台11家。
在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比赛中,市科技局组织40多家企业参赛,其中,28家企业进入复赛,11家企业获奖,在全市企业中营造了浓厚的双创氛围。同时依托双创孵化载体,指导临渭、华阴等5个县(市、区)举办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大赛,全社会双创氛围更加浓厚。搭建区域协同创新平台,组建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创新创业联盟,双创氛围再次升腾。只搭建平台还不够,初创期企业市科技局给予资金支持。渭南科技创新发展基金首期规模1亿元,目前已挂牌运营,基金将以股权投入的方式对企业给予资金支持。
市科技局“四个依托”全方位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研发平台,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依托渭师院建设省河流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陕铁院建设高性能混凝土工程实验室等基础性研发平台;依托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建设包括科技信息、科技人才、仪器设备、技术需求等公共服务平台;依托高新区和县(市、区)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孵化平台;依托龙头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企业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国家级1家,省级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9个,农业科技园区23个(国家级1个,省级4个)。共有106家企业获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40家企业参加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9家企业开展了瞪羚企业备案工作,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更加完善。
优化科技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快
去年以来,市科技局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研之能、产之需”深度融合。贯彻落实“陕九条”,制定了《渭南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试行)》,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创建省市技术转移中心8家。推荐省级科技新星和科技创新创业人才7人,评选市级“百名科技人才”24名,119名高层次科技人才成为各行业创新骨干。通过借智借脑借技术,外引内联搞对接,组织省内外专家教授,多次深入县(市、区)和企业零距离开展科技服务与技术指导,服务我市经济发展。
强化黄金城赌城_黄金城赌城娱乐@管理,让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活力迸发。积极开展专利执法维权行动和专利质押融资工作,截至目前,累计查处假冒专利104件,受理电商平台侵权案件16件,已全部结案。蒲城美邦公司获农行专利质押贷款2000万元,实现了该项工作零的突破。
拓宽创新思路,“西安研发渭南制造”实现新突破
我市按照“研发创新在西安、产业基地在渭南”的思路,加快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建设。市科技局与同济大学开展多层次深入合作,共建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目前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已对外运营。通过建设飞地孵化器,将把西安的创新要素与渭南的优势产业和特色项目相结合,加速渭南科技产业化进程,为我市经济转型发展和追赶超越提供新引擎。同时发挥渭南驻西安科技工作站作用。去年以来共邀请30多名专家教授与我市20多家企业开展了技术咨询活动,搜集科技信息、对接技术需求、招引科技成果在我市转化。
为持续优化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双轮驱动激发创新效能不断提升,市科技局制定出台了《关于改进加强市级财政科技计划和项目资金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今后五年重点科技计划,有效提高了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效益。新开发了渭南市科技业务综合管理系统,优化了科技项目申报流程,在2018市级计划项目中首次实现网上申报审核。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创新是人类发展永恒话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全市科技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创新型渭南建设为统领,围绕追赶超越,破解发展难题,以新精神新状态适应新要求,以新作风新面貌成就新作为,为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
让大众创业力量蓬勃生长,让万众创新活力持续迸发。2018年以来,我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步伐,培育创新企业和创业人才,加强新型服务平台建设,构建普惠性政策扶持体系,营造出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激发了全市创新创业活力。
没有什么比一份骄人的成绩单更有说服力:
2018年我市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R&D支出占GDP比重1.05%,位居全省第四;全市技术合同成交总额5.06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43%;全年发明专利申请量631件,完成目标任务的126%;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9家,完成目标任务近4倍……
构建创新体系,渭南创新发展迈上新台阶
“建设创新型渭南,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这是我市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也是持之以恒的抓手。
市科技局首先争取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实施“一市一策”科技行动,聚焦渭南主导产业,做好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其次,为提升县市转型发展、内生增长的能力,市科技局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的思路,到各县(市、区)指导科技工作,加快了我市乡村振兴科技服务行动的步伐;为发挥高校院所人才智力优势,推动县域经济创新发展,市科技局与渭南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制定了三年科技服务行动方案;推进科技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示范县建设,大荔被确定为省市共抓创新示范县,富平、白水、澄城被确定为市县共抓示范县。同时加强高新区协同创新。在加快建设渭南高新区东区、蒲城高新区和富平高新区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白水苹果科技产业园创建省级高新区。
搭建双创平台,企业创新之翼更加舒展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有挑战更有机遇,既会滴下辛勤的汗水,也有丰收的场景。
2018年以来,市科技局重点对现有双创平台进行提升,促使其发挥更大作用,高标准运行。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众创空间28家,星创天地23家,其中国家级双创平台11家。
在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比赛中,市科技局组织40多家企业参赛,其中,28家企业进入复赛,11家企业获奖,在全市企业中营造了浓厚的双创氛围。同时依托双创孵化载体,指导临渭、华阴等5个县(市、区)举办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大赛,全社会双创氛围更加浓厚。搭建区域协同创新平台,组建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创新创业联盟,双创氛围再次升腾。只搭建平台还不够,初创期企业市科技局给予资金支持。渭南科技创新发展基金首期规模1亿元,目前已挂牌运营,基金将以股权投入的方式对企业给予资金支持。
市科技局“四个依托”全方位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研发平台,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依托渭师院建设省河流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陕铁院建设高性能混凝土工程实验室等基础性研发平台;依托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建设包括科技信息、科技人才、仪器设备、技术需求等公共服务平台;依托高新区和县(市、区)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孵化平台;依托龙头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企业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国家级1家,省级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9个,农业科技园区23个(国家级1个,省级4个)。共有106家企业获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40家企业参加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9家企业开展了瞪羚企业备案工作,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更加完善。
优化科技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快
去年以来,市科技局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研之能、产之需”深度融合。贯彻落实“陕九条”,制定了《渭南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试行)》,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创建省市技术转移中心8家。推荐省级科技新星和科技创新创业人才7人,评选市级“百名科技人才”24名,119名高层次科技人才成为各行业创新骨干。通过借智借脑借技术,外引内联搞对接,组织省内外专家教授,多次深入县(市、区)和企业零距离开展科技服务与技术指导,服务我市经济发展。
强化黄金城赌城_黄金城赌城娱乐@管理,让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活力迸发。积极开展专利执法维权行动和专利质押融资工作,截至目前,累计查处假冒专利104件,受理电商平台侵权案件16件,已全部结案。蒲城美邦公司获农行专利质押贷款2000万元,实现了该项工作零的突破。
拓宽创新思路,“西安研发渭南制造”实现新突破
我市按照“研发创新在西安、产业基地在渭南”的思路,加快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建设。市科技局与同济大学开展多层次深入合作,共建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目前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已对外运营。通过建设飞地孵化器,将把西安的创新要素与渭南的优势产业和特色项目相结合,加速渭南科技产业化进程,为我市经济转型发展和追赶超越提供新引擎。同时发挥渭南驻西安科技工作站作用。去年以来共邀请30多名专家教授与我市20多家企业开展了技术咨询活动,搜集科技信息、对接技术需求、招引科技成果在我市转化。
为持续优化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双轮驱动激发创新效能不断提升,市科技局制定出台了《关于改进加强市级财政科技计划和项目资金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今后五年重点科技计划,有效提高了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效益。新开发了渭南市科技业务综合管理系统,优化了科技项目申报流程,在2018市级计划项目中首次实现网上申报审核。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创新是人类发展永恒话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全市科技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创新型渭南建设为统领,围绕追赶超越,破解发展难题,以新精神新状态适应新要求,以新作风新面貌成就新作为,为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