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 要闻关注 / 正文

让创新的梦想都开花

来源:渭南市科学技术局 发布时间:2019-05-07 00:00
 本报记者张梅

 全省省级以上众创空间198家、科技企业孵化器83家,孵化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全省各级各类孵化载体累计毕业企业超过4000家,超过120家高成长性企业在主板、中小板、新三板等挂牌、上市。2017年,纳入火炬统计的213家众创空间提供创业工位4万个,吸纳就业6万人,其中应届大学生2万人。
 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为创新、创业、创造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今年4月底,记者先后走访了多家众创空间、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就此话题进行了采访。

 优化创业生态

 创新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需要良好的生态。
 早在本科学习期间,陕西欧卡电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朱健楠所在的项目团队,就在西北工业大学创新中心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潜创”水下机器人初级产品的构想和模型构建。之后,创新中心为他的团队提供了免费办公场地,并给予每年5万元的创业资金,用于项目研发。在此期间,创新中心还邀请水下航行器领域专家,为他们提供一对一深入辅导。在项目逐渐成熟之时,公司免费入驻了西工大飞天创客空间创投加速器,借助学校搭建的投融资平台,直接对接市场资本。
 陕西欧卡电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西工大飞天创客空间孵化的代表企业之一。2017年,西工大飞天创客空间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构建了集课程体系、实践实训和服务孵化于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目前,在孵学生创业公司35个、团队58个,研究生翱翔创新计划和大学生训练计划支持创新创意项目800余个,无人机、机器人、3D打印、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科技类项目占比超80%。
 西工大飞天创客空间是在我省着力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中涌现出的优秀众创空间之一。近年来,我省不断培育壮大各类众创孵化载体,形成了“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的完整创业孵化服务链条。
 金融是“双创”生态中重要的一环。如何让科技和金融更好融合,诸多孵化载体进行了探索。西安中科华芯测控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光纤传感技术产品研发和服务的高科技企业,于2012年12月成立。公司科研生产基地位于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发展中心所属的草堂科技产业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加速器园区内。在市场探索期的第一年,该公司销售收入就达到200万元。资金短缺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首要因素。
 从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发展中心企业投融资服务平台得知情况后,省内外多家投资机构轮番登门希望入股中科华芯。之后,企业获得天使基金投资,又在2015年初获得达晨创投的1500万元注资,大大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光纤传感器技术实现了批量化生产。
 据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投资+孵化”已成为众创空间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2017年,我省参与统计的213家众创空间中,746个团队和企业在众创空间的帮助下获得了投融资,投资总额达到12.15亿元,其中社会资本投资7.67亿元,占到投资总额的63.13%。众创空间还帮助1069个入驻团队和企业享受财政资金支持1.67亿元。

 创新成果加速落地

 “在大西安给渭南插个‘吸管’,让更多创新资源、科技成果能通过这个‘吸管’聚集在渭南,为渭南的特色产业添动能。”渭南市科技局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了在西安建设“飞地”孵化器的初衷。
 今年初,我省首个“飞地”孵化器——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在西安启动运营。该孵化器按照“西安研发、渭南制造”的“飞地”孵化模式,借助西安丰富的科教资源,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推动生产基地落户渭南。该孵化器启动之初,上海、北京、西安等地的10家科技型企业和团队以及渭南市12家高新技术企业首批入驻。这些企业涵盖医用高分子合成材料、水处理节能环保、电子信息软件开发、3D打印技术应用等多个领域,将借助西安的资源优势加快研发,待项目成熟之时落地渭南高新区实现产业化。
 随着“双创”的深入发展,让更多优秀的科技成果尽快落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已成为全社会共识。结合陕西科教资源优势,我省推广深化企业内创、院所自创、高校众创的孵化模式。
 企业内创的目的是提质增效促转型。为此,省科技厅与省国资委联合启动省属企业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激发省属国有企业内部创新创业活力,认定神南煤炭众创空间和创联电子众创空间为首批省属企业专业化众创空间。院所自创旨在发挥科研院所技术和产业创新资源整合能力优势,融合创新,促进发展。西安光机所孵化科技企业达到230家,市值超过200亿元;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鼓励科技人员入股、参股,自带科技成果组建中小型产业化公司29家,其中上市公司4家。在创新资源最为集中的高校,高校众创模式开展得如火如荼。我省支持高校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建立众创空间,全省高校建设校园众创空间89家,理工类高校实现了众创空间全覆盖。
 据统计,国有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的众创空间达到65家,占到众创空间总数的30%。这些众创空间的设立,加速了科研成果的落地。

 释放新动能

 在创新资源高度聚合的同时,创新创业与产业转型升级有效结合,不断释放新动能。
 目前,全省400多家孵化平台中,一半以上是专注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业、航空航天、文化创意等产业领域的众创空间、孵化器,聚集了一批研发服务、分析测试、检验检测等各具特色的专业化服务平台,催生了一大批以创新为内容的科技型企业。2017年,全省纳入统计的213家众创空间为3200余家常驻企业和创业团队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常驻企业和创业团队共拥有有效黄金城赌城_黄金城赌城娱乐@45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约1000项。
 2018年,国务院发布实施了《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
 针对陕西如何打造“双创”升级版,省科技厅副厅长史高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推进,创新创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对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升级、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实现机会公平和社会纵向流动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省科技厅将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促进众创孵化载体数量质量双提升,推动众创空间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有效整合各类创新创业服务资源,以‘双创’助力高质量发展,大力提升科技能力,积极扶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聚力打造陕西‘双创’升级版。”史高领说。
 与此同时,省科技厅还将积极构建四级全链条产业创新体系,实施“1155工程”,加快推动成果与产业紧密对接;统筹布局科技资源要素,打基础、谋长远,推广应用“平台+数据+标准”管服模式,打造陕西“科技大脑”,夯实治理能力现代化基础,全面提升科技评价和服务水平;加强科研诚信体系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科研环境,为创新创业创造营造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