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卓珂
对于大多数轻资产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金融机构要求用土地厂房等固定资产作抵押物,这是他们融资道路上的无解难题。
1月8日至11日,记者走访了西咸新区和西安高新区的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听企业家们讲述融资中的“痛点”,了解科技型中小企业如何打通从初创到发展的道路。
疏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1月8日,在位于西咸新区西部云谷的陕西龙图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在为前来考察的合作企业介绍最新的AR产品。这家成立于2016年6月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如今已经是京东集团AR技术应用西北唯一合作单位。
2016年该企业落户沣西新城以后,龙图科技负责人李奕君和他的团队开始着手建立京东西北AR电商中心。从初创到如今颇具规模,李奕君十分感慨地说:“在西部云谷,龙图科技不仅获得了发展的物理空间,还顺利对接上了创投融资平台。更高的圈层给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为了解决企业金融服务缺位问题,推动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模式在园区应用的创新,西咸新区积极搭建银企合作桥梁,举办银企对接会。在2018年的2次银企对接会上,共有49家金融机构与上百家民营企业达成合作协议。
而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聚集的西安高新区,银企对接的深度和广度都更具有代表性。
通过《西安高新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债务融资风险补偿暂行管理办法》的政策效力,西安高新区要求金融机构降低为企业提供的抵押担保及其他还款来源标准,为企业建立了信贷风险缓释机制。
2018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区兑现了建设银行陕西省分行的2笔“高新贷”贷款业务的风险补偿,及时履行了政府为助力企业融资而承担的风险敞口责任。下半年,西安高新区又通过风险补偿政策,落地招商银行“军民融合黄金城赌城_黄金城赌城娱乐@质押信用融资”贷款。
通过与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合作,西安高新区建立了货币政策工具“领办行”制度,围绕再贴现、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带动区内金融机构加大对高新区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开展供应链以及自贸票据通、税银贷、专利质押等小微企业融资产品创新,不断优化信贷审批流程。
其中,秦农银行利用向西安高新区小微企业授信15亿元。浦发银行以人行票据贴现工具为依托,加大对西安高新区小微企业票据融资的支持力度,提升贴现规模,以不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利率为企业贴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为解决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西安高新区金融办策划了“荟聚讲堂”系列活动,旨在为企业与金融机构建立常态化的面对面交流平台,携手相关机构提供金融创新产品服务,助力企业优化融资管理水平,实现企业良性发展。同时,西安高新区金融办积极联系机构组团上门服务企业。
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较大资金压力的“倒贷”情况,招商银行西安分行设计了科技集合信贷产品,将目标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期限扩展到2年期,单户贷款金额扩大到1000万元,借款企业还可以同时享受西安高新区和西安市科技局的贷款贴息。其中,针对区内新三板企业科润智能的情况,西安高新区金融办通过科技集合信贷产品将企业在其他银行的两笔500万元贷款置换为一笔1000万元贷款,同时将贷款期限延长至2年期,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
多项举措撬动资本市场
2015年,对于西安天一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凯华来说是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年。在新三板上市的钟声敲响的一刹那,创业经历像过电影一样在他眼前浮现。“很难忘,上了新三板以后,我们先是获得了西安高新区给的奖励,后面又陆续获得了高新区科技金融贷款和西安市财政局的债券融资。”刘凯华说。
2004年,专注于生物提取技术的科技型企业——西安天一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西安高新区落户。15年发展过程中,这家民营企业曾饱尝融资艰辛。“有一年,合作的商业银行突然收缩我们公司的信贷额度,恰逢春节,我当时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在我焦急万分的时候,多亏西安高新区金融办帮我与区内银行对接,提高授信额度,最终帮助我渡过了难关。”1月10日,刘凯华在接受采访时说。
对于区内的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西安高新区一直坚持为其搭建平台,拓宽融资的渠道。2018年,西安高新区采用合作共建的方式,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需求,建设两个资本服务平台:面向初创期、成长期企业的科技企业股权融资服务平台和面向成熟期企业的全景西北路演服务平台。
西安高新区依托信用金融服务平台,与深圳证券交易所下设的中国高新区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合作,联合陕西股权交易中心、西安企业资本服务中心有限公司(原西安股权托管服务中心)、高新区金服时空等机构,设立了高新区科技企业股权融资服务平台,为高新区初创期及成长期企业打造线上常态化股权融资路演平台,对接全国4400多家PE、VC及上市公司等投资机构及1万多名专业投资人。
全景西北路演服务平台立足陕西辐射西北五省上市公司及拟上市公司。服务平台联合证监会陕西监管局、青海证监局、深圳证券交易所举办陕西省及青海省上市公司全国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上市公司高管通过服务平台进行投资交流与线上互动。此外,服务平台还开展资本圈线下主题沙龙活动、上市公司业绩说明会及路演等各类活动,为成熟期企业提供了高效的资本市场服务。
通过这些举措,仅2018年,西安高新区新增重点储备企业82家,培育企业158家;《西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关于支持企业上市发展的若干政策》兑现企业56家次、3152.58万元;区内企业完成融资100.74亿元,是全年任务的近2倍。
在省级层面,一些撬动资本市场的举措也在逐步实施。记者从陕西省工信厅融资服务处了解到,未来一段时间,陕西将着力引导融资担保公司降低担保费率,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融资担保服务。省工信厅和省财政厅已研究出台了《陕西省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业务降费奖补政策实施办法》,将于近日印发。
陕西加快组建民营企业纾困基金
开放的办公环境、热烈的工作氛围,忙碌却井然有序的工作场景……陕西维纳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典型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公司。
1月14日,维纳股份的负责人黄星辰告诉记者,2014年他辞去了在中国银联的工作,与其他合伙人在西安高新区瞪羚谷创立了维纳股份。维纳股份专注于支付场景的改变,其研发的“佰付美”等APP,已经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
良好的市场反馈,带给维纳股份的不只是更多的合作方,还有更多的融资渠道。“目前我们的融资还是集中在海外和风投,下一步会争取高新区的科技金融贷和其他金融产品。”黄星辰说。
在西安高新区,有很多像维纳股份这样资质优良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它们借助互联网往往能更快地从市场上得到融资。对此,西安市政协委员王洪认为,政府应考虑逐步适当放松民营企业私募基金门槛,利用市场规律,发现成长型企业、扶持成长型企业,多方参与形成合力,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更宽松的环境。
日前,陕西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关于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回应了这一市场期待。
《意见》指出,加快组建民营企业纾困基金。组织开展民营企业专项救助行动,省级通过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参股10亿元,联合省内国资平台、券商、金融机构等共同发起设立规模50亿元的民营企业纾困基金,对遇到短期流动性问题、具有市场前景且信用良好的省内民营企业进行财务救助,重点支持省内产业龙头、就业大户、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民营企业渡过难关。各地市要结合财力情况,积极帮助民营企业纾困,化解本区域骨干民营企业的流动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