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 要闻关注 / 正文

让科普“跑赢”谣言

来源:渭南市科学技术局 发布时间:2018-06-11 00:00
  张梅

  前几天,我带着孩子买水果。在挑圣女果的时候,一位老太太十分热心地劝告我,圣女果是转基因产品,千万不要给孩子吃。由此,我联想到家里注重养生的老人,每次见面总要喋喋不休地告诉我一些从朋友圈学来的“小偏方”和“养生秘诀”。每当面对这种情况,我在及时向他们进行科普的同时也不禁感叹,要想“跑赢”谣言,科普工作任重道远。
  科普要“跑赢”谣言,首先要了解谣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戴维森教授1983年提出传播学上的“第三人效果”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媒的影响力时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式,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对“我”或“你”未必产生多大影响,却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我们通常会把认为对朋友圈的“他人”有重要影响却并没有得到证实的内容转发出去,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谣言和伪科学传播的范围。同时,在基于信任关系的传播模式中,信息的接收方很容易因传播者的亲友身份而轻信其转发的内容。这也是朋友圈成为谣言滋生温床的重要原因。
  谣言的传播也有着明显的特点。美国社会学家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于1947年总结提出著名的谣言公式“R=I×A(谣言的杀伤力=信息的重要度×信息的不透明程度)”。谣言公式指出,谣言的产生和事件的重要性与模糊性成正比关系,事件越重要而表达得越模糊,谣言产生的效应也就越大。一件事情之所以引起谣言,说明它有一定的重要性和模糊性,且事件和人们切身利益相关度越高,信息不确定性越大,谣言滋生传播的空间就越大。
  通过这些理论,我们可以看到谣言尤其是科学类谣言的一些特征。这些谣言的内容中常出现很多专业用语,引用国外科学期刊内容,还常有专家出场,或是将科学上尚无定论的多种意见中的一种拿出来,断章取义进行传播。它们往往是披着科学外衣的伪科学,但是人们无法靠常识去识破,辨别求证困难。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曾对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流言进行了梳理,发现“科学类”谣言的内容一般是养生保健、大气雾霾和食品安全等大众关心的话题。这些内容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容易引起公众关注。同时,谣言传播时,往往会加上大量“眼见为实”的图片,还有“后悔莫及”“致命”等词汇,容易让人产生“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然后动动手指就传播开了。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科学传播要注重质量和效果,在准确传达科学信息的同时,还要和公众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科学更接地气。同时,相关部门在致力于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公众的媒介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