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梅
我国第一架固定翼飞机“延安一号”、第一架直升机“延安二号”、第一架无人机装备“东风-113”、第一型智能水下航行器、第一块航空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
在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无人机特种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周洲眼里,西工大众多的“国家首创”,是一代代西工大人科技报国的真实写照,是他们传承“西迁精神”不断开拓创新结出的硕果。
秉承“西迁精神”
西工大人秉承了艰苦奋斗的“西迁精神”,更注入了不怕牺牲的“军工精神”。几十年来,西工大扎根在陕西这块土地上,用自己的赤子之心回报社会、报效祖国。
周洲介绍说:“三次‘西迁’,三源合一,西工大在几十年的发展中成为以航空、航天、航海学科群为特色的一代名校,培养了6个学科的全国首位工学博士,书写了新中国高等教育的辉煌。在国防科技领域,大批西工大学子成为国之栋梁、行业精英,在人才培养领域形成了独有的‘西工大现象’。”
据统计,在航空领域,中航工业的总工、重大型号总师、特级专家及国家科技奖获得者中,西工大校友占据了60%以上。国之重器歼-20的总师杨伟院士,是西工大的毕业生;空中“诺亚方舟”运-20的总师唐长虹院士,是西工大的毕业生;扬我国威的舰载机歼-15的常务副总师赵霞,是西工大的毕业生,也是战机领域唯一的女性总设计师……
“西工大还培养了30多位两院院士、30多位将军和一大批国防科技领域的领军人才。去年,在中央电视台‘五一’特别节目中,航空工业12位重点型号总师首次集结,其中7位为西工大培养。”周洲自豪地说。
埋头奉献一辈子
周洲说:“因为国防军工的性质,多少年这些科研工作者不能张扬、不能宣传,甚至对家人而言,都要上不告高堂、下不告妻儿。”
上世纪60年代,西工大几乎70%的毕业生来到祖国的大西南、大西北,扎根西部一辈子,埋头奉献一辈子。
周洲讲述了一个小故事。有一次,她去看望一位师兄,师兄开心地说,能够娶到漂亮老婆,得益于自己的工作环境。因为师兄工作的地方在崇山峻岭之中,每天只有一趟公共汽车可以让他们从厂区到城里。他们晚上加班回去不敢走路,必须骑自行车,因为有毒蛇夜间爬行于路上。有时他们回到宿舍才发现,轮子辐条上还卷着毒蛇。师兄的夫人当时不会骑车,他就骑车带着她,这一路的护送反而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听起来是笑谈,我却品味出了那种艰辛和不易。现在,他已经是我国某重点型号总师、院士的候选人。”周洲说。
西工大校友中,这种故事还有很多。
“西工大人因为干国防,很多内容没办法写入论文,因此失去了很多署名的机会;不能够交流,他们只能默默无闻一辈子待在山沟沟里。”周洲感慨地说。
续写创新故事
无人机是西工大“三航”特色的杰出代表,而西工大的无人机正是在“西迁精神”鼓舞下不断创新的产物。
追溯西工大无人机的历史,其源头也来自于“西迁”。周洲介绍,开创西工大无人机事业的是原华东航空学院航模代表队的几位老师。华航西迁后,西工大接受了国家下达的代号为“04”的任务,并于1958年8月3日在西安窑村机场试飞成功。这是我国第一套无人机系统,开创了我国无人机事业的先河。1961年以后,西工大航模队遵照原国防科工委指示,积极从事靶机研究,把航模的研制由比赛转向国防科研,为学校无人机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60年来,西工大无人机经历了从靶机到侦察机的跨越,从信息平台到武器平台的跨越,获得多项国家级科研奖励。周洲毕业后就进入无人机行业,参与和见证了一代代产品的研制,也感悟到“西迁精神”和“军工精神”的力量。
据介绍,建军90周年朱日和军演中有一款反辐射无人机,正是周洲毕业后参与研制的第一个型号。这个型号是我国无人机由侦察平台向武器平台跨越的首例。
然而,漫长的科研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这个过程中,团队经历了诸多艰难和考验。周洲介绍说,该型号无人机在一次试验中,速率陀螺出现故障,飞机带战斗部迫降在野地里。带战斗部的飞机稍有不慎就可能爆炸,为了获得宝贵的试验数据,两位同事主动请缨去拆除战斗部,取回数据。“平常的科研场所一下子变成了战场,总师当时就流下了眼泪,与同事一一握手告别,仿佛在送亲人上战场。正是大家勇于奉献、不畏牺牲的精神,成就了这一型无人机的杀手锏装备。”周洲说。
周洲教授亲身经历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而更多的则在他们不断续写的“西工大故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