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渭南高新区、经开区、卤阳湖发改局,局属各科室、市科技资源统筹中心:
现将《中共渭南市科学技术局党组2020年科技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工作,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渭南市科学技术局党组
2020年3月31日
中共渭南市科学技术局党组2020年科技工作要点
2020年全市科技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讲话精神,深入推进厅市会商各项重点工作落实,以创新型渭南建设为统领,大力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为加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1.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持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守好意识形态阵地,落实意识形态责任,严守“一岗双责”要求,贯彻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推动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和党员积分量化管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和“四单六制”,推广“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加强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教育,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夯实思想根基,牢记初心使命,凝聚同心为渭南高质量发展注入磅礴力量。
2.做好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按照“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要求,突出目标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立足科技创新发展态势,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以及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重大需求,充分调动各界力量、广汇众智、凝聚共识,开展科技发展态势研判,系统谋划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聚焦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创新人才体系等提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举措、路径、政策等。加强与高校院所科研单位合作,开展“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3.支持重点区域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厅市会商各项重点工作,汇聚省市合力,主动融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之中,强化市、县两级科技工作的顺畅对接、上下贯通,推进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融合。深度参与市管开发区和各省级高新区创新发展,全力支持渭南高新区创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支持白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依托陕西渭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创建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巩固提升现有创新型县(市、区)科技创新发展能力,完善一县一策,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创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
4.提升科技创新平台整体效能。总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联盟、众创空间、星创天地、技术交易示范机构、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园区等各类研发服务平台工作经验,研究制定出台各类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统一管理办法。强化顶层设计,加强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合理布局各类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实现统一申报、评审、评估和公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争创省级、国家级各类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有效提升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质量,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5.深化科技资源统筹改革。加强省市县科技资源机构的联系与沟通,积极开展科技与金融对接服务,提升陕西渭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技服务水平,探索和建立上下协调、各方配合支持的全市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体系。积极发挥“3+1”服务平台作用,构建创新服务链,为创新主体提供专业化、便捷化的科技资源信息服务,增强科技资源统筹服务能力。
6.开展高水平的校地科技合作活动。继续加强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安邮电大学、中科院陕西分院等高校院所合作,引导其根据我市产业布局,建立高水平的科技示范基地、实训基地,开展技术示范应用。积极鼓励并引导各县市区组织开展企业进高校科技对接活动,主动承接高校相关科技成果在我市转化实施,为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注入新的科技活力。以科技创新平台、科技服务机构等为抓手,全力推动高校人才、智力、信息等要素向县市及企业流动,助力全市校地校企科技合作工作再上新台阶。
7.提升科技人才服务能力。通过科技项目申报、平台建设等为科技人才提供政策服务。支持科技专家人才深入基层开展科技决策咨询服务,深入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园区、基地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贯彻落实有关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意见,开展我市科技新星、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利用“科技创新大讲堂”开展政策宣传和科技人才培训,鼓励和支持专业技术人才出国(境)培训,开展学习交流。围绕全市重点发展领域和需求,支持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设立用于引进海外人才的流动岗位,鼓励外国专家人才来渭工作,积极做好陕西省“三秦友谊奖”推荐表彰工作。
8.加大高层次外国专家引进力度。支持高端外国专家人才引进,大力实施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项目。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重点支持我市高校、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在煤气化工、机械制造、通用航空、文化艺术、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现代农业等领域引进国际著名专家、顶尖科技人才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和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等重大机遇,积极推进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间的人才和项目交流合作,引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著名专家开展交流合作及研究。组织举办和参与各类国际人才交流活动,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加强与地市协调联系,积极参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科技合作交流。
9.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指导各相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相关政策,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大渭南科技创新发展基金扩资建设等工作,力争2020年全市科技创新发展基金募集规模达1亿元。指导基金公司以股权、债券的方式加速支持相关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认真推进技术转移、科技服务示范机构提质增效工作,通过技术转移辅导、科技成果对接等活动,提升基层科技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发挥西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渭南分中心作用,探索组织开展技术转移培训、高校科技成果发布会等活动,进一步激发成果转化活力。加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力争全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再上新台阶。
10.实施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支持涉农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增加研发投入、转化科技成果,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落实科技特派员贫困村全覆盖。实施好三区科技人才专项工作。推动反向科技特派员深入开展工作。指导科技示范镇、乡村振兴科技示范村建设。继续实施科技扶贫行动,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在贫困地区推广应用。贯彻全市“五排查、五确保”各项措施,深入开展脱贫攻坚“百日冲刺”活动,抓好包村联镇、驻村联户工作,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11.着力打造双创升级版。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双创平台作用,继续做好双创大赛的承办和举办工作。充分发挥渭南市科技创新发展基金作用,重点支持初创型企业发展。继续发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和渭南市创新创业联盟作用,通过举办活动,不断优化我市创新创业环境。努力实现从载体建设到主体培育转变,从集聚企业到培育企业转变,从基础服务到增值服务转变,从链式孵化到创业生态转变。
12.高标准做好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运营工作。围绕渭南产业规划,持续开展科技招商工作,确保孵化器入驻率达到80%以上。根据孵化器实际运营情况,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健全严格的考核管理体系和跟踪评估制度。依托孵化器开展项目路演、投融资对接、创新创业大赛、培训等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充分利用同济大学科技资源,适时组织开展资源对接活动,发挥同济资源优势,为孵化器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资源对接。建立县市园区联络员工作机制,定期沟通互动,将孵化器科技服务扩展到各县市及园区,助力县市园区企业发展。
13.积极培育科技型企业。以最新科技政策解读、企业研发费用财务归集、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等为主要内容,举办专场培训,以提高企业科技管理能力。深入重点企业,开展科技投入比例、专利拥有量、人才结构、成果转化等“面对面”服务,“一对一”辅导。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14.加强科学技术奖推荐组织等工作。深入企业开展重大科技成果结题调研、征集和摸底服务工作,全面挖掘、摸清符合报奖条件相关科技成果。积极与省科技厅对接,继续推进科技成果登记工作。认真组织开展提名省科学技术奖成果的策划和答辩培训,充分利用专家团队力量,全面提高我市申报省奖数量、质量和水平。依托渭南电视台、渭南日报等媒体,加大获奖成果和科技人才的宣传,积极营造崇尚科技、尊重人才的浓厚创新氛围。继续支持相关获奖成果申报省级技术转移或获奖成果转化重大科技项目,同时认真贯彻落实我市有关科技成果转化后补助等政策,通过申报省奖、后续项目持续支持、继续引导创新等措施,打造链条式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态。
15.加大科技宣传力度。积极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台、报纸、网络各类新闻载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针对科技领域新出台的政策、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加大宣传力度,开展科技创新典型、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系列报道,努力营造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
16.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学习贯彻市纪委五届五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全系统开展干部素质提升和“讲政治、抓规范、正作风、提效能”活动,以治理“浮、虚、庸、懒、假”为突破口,集中力量整治干事创业精气神不够、患得患失、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提升科技系统领导干部服务能力和水平。落实职务职级并行制度,用好“三项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科技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