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的精神文明素养决定着文明城市建设的高度。今年以来,渭南高新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建设为主线,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农村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活动,为建设“文明高新、和谐高新、美丽高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随着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一幅秀美、文明、和谐的画卷,正在高新区舒展开来……
树立创建“一盘棋”
多载体多样化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人民群众是创建的主体,没有群众参与,创建工作就难以持久,难以见效。
今年,渭南高新区按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建立健全以区党工委书记为主任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委员会工作机制,形成党工委、管委会统一领导,各部门及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与全区各项工作一起规划、一起部署,一并落实。
据了解,今年,高新区把提高市民素质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开展“我们的节日”传统文化活动、“美丽乡村建设”、“好家风家训进万家”等系列活动,丰富创建精神文明活动载体,多形式地开展活动,树立创建“一盘棋”。
“在春节元宵节期间,我们以开展书画展、自乐班演出、社火表演、猜灯谜等活动为载体,充分展现辖区群众的精神风貌。”高新区创建办工作人员介绍,高新区还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提升群众精神文明。每年还列支1000万元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2016年已先后投资750万余元对辖区内所有村组巷道环境卫生进行了集中整治、绿化及美化,同时为所有村组统一配备垃圾收集设施,加强美丽乡村建设。
崇德向善
公益广告引导核心价值观
高新区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共建文明”的重要抓手,通过公益广告宣传,引导群众向善。把省级文明村白杨街道红星村,良田街道庙北村作为重点,以墙面、广场、道路两边、村委会等为阵地,制作大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梦娃”系列、文明用语、志愿者行动等为主要内容的公益广告,通过寓情于景、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形式把公益广告融入农村文化建设之中,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公益广告的影响,形成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高新区还建设文化阵地,丰富群众生活。截至目前,共建成区级文化活动中心1个,街道办事处文化站3个,农家书屋16个,青少年宫2所;2016年全年举办“四进”零距离惠民演出15场次,为农村群众免费放映电影300余场,组织高新区书法家协会会员在高新时代广场现场义写家规家训等大型文体活动,让群众无障碍零门槛共享公共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树立榜样
传递正能量 提升市民文明素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的典型最有说服力,高新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注重挖掘典型,用群众身边可亲可学的榜样来引领社会风尚。
高新区在街道办、村组、社区、机关单位等相继组织开展好媳妇好公婆、十大孝子、十星级文明户、渭南标杆评选、好家风家训进万家等活动,2016年共计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1320户,已全部授星挂牌。同时,根据各项评选活动结果择优向上级推荐上报,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市级道德模范2人,渭南标杆5人,其中年度标杆人物1人。
“先学耐烦,切莫使气,性躁心粗,一生不济。”这是今年渭南市开展好家风家训进万家活动以来,渭南高新区人周振盟家的家训。提起这条家训,周振盟说:“孩提时,我对这16个字的意义并不是很明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生活阅历的丰富,逐渐领悟到其深刻含义:一个人要想成功要先修炼耐性,不要意气用事,性情急躁、粗心大意的人不会有成功的人生。也启示着周振盟和他的家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要养成心平气和、不急不躁的习惯、作风。
今年以来,高新区还把志愿者作为倡导善行的重要载体,目前全区共有志愿者2176人,通过志愿者活动,分类推进区域、部门、行业学雷锋等活动,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道德品质。
高新区还在全区设立道德总堂1个,设立基层道德讲堂30个,实现了全区所有街道办事处、文明单位、各学校、各村组(社区)道德讲堂“四个全覆盖”,全年累计开展活动120余次,用于提升公民思想道德,让道德教育持续深化。
优化环境
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高新区始终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中小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点,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作用,不断改善未成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扩大校外活动阵地,加大对特殊群体的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关爱。
突出学校主体地位,全区全体学校通过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活动,各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方面均达标。全区中小学还组织“美德少年”评选活动、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讲故事、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为活动载体,让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持续深化,让精神文明创建常态化。
渭南高新区把培养善心,提升群众的文明素养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通过群众参与,志愿者引领,让精神文明建设在城市经济发展、项目建设、社会治理等领域落地开花,让群众在参与中提升文明素质。(华商报-华商网)
随着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一幅秀美、文明、和谐的画卷,正在高新区舒展开来……
树立创建“一盘棋”
多载体多样化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人民群众是创建的主体,没有群众参与,创建工作就难以持久,难以见效。
今年,渭南高新区按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建立健全以区党工委书记为主任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委员会工作机制,形成党工委、管委会统一领导,各部门及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与全区各项工作一起规划、一起部署,一并落实。
据了解,今年,高新区把提高市民素质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开展“我们的节日”传统文化活动、“美丽乡村建设”、“好家风家训进万家”等系列活动,丰富创建精神文明活动载体,多形式地开展活动,树立创建“一盘棋”。
“在春节元宵节期间,我们以开展书画展、自乐班演出、社火表演、猜灯谜等活动为载体,充分展现辖区群众的精神风貌。”高新区创建办工作人员介绍,高新区还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提升群众精神文明。每年还列支1000万元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2016年已先后投资750万余元对辖区内所有村组巷道环境卫生进行了集中整治、绿化及美化,同时为所有村组统一配备垃圾收集设施,加强美丽乡村建设。
崇德向善
公益广告引导核心价值观
高新区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共建文明”的重要抓手,通过公益广告宣传,引导群众向善。把省级文明村白杨街道红星村,良田街道庙北村作为重点,以墙面、广场、道路两边、村委会等为阵地,制作大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梦娃”系列、文明用语、志愿者行动等为主要内容的公益广告,通过寓情于景、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形式把公益广告融入农村文化建设之中,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公益广告的影响,形成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高新区还建设文化阵地,丰富群众生活。截至目前,共建成区级文化活动中心1个,街道办事处文化站3个,农家书屋16个,青少年宫2所;2016年全年举办“四进”零距离惠民演出15场次,为农村群众免费放映电影300余场,组织高新区书法家协会会员在高新时代广场现场义写家规家训等大型文体活动,让群众无障碍零门槛共享公共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树立榜样
传递正能量 提升市民文明素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的典型最有说服力,高新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注重挖掘典型,用群众身边可亲可学的榜样来引领社会风尚。
高新区在街道办、村组、社区、机关单位等相继组织开展好媳妇好公婆、十大孝子、十星级文明户、渭南标杆评选、好家风家训进万家等活动,2016年共计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1320户,已全部授星挂牌。同时,根据各项评选活动结果择优向上级推荐上报,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市级道德模范2人,渭南标杆5人,其中年度标杆人物1人。
“先学耐烦,切莫使气,性躁心粗,一生不济。”这是今年渭南市开展好家风家训进万家活动以来,渭南高新区人周振盟家的家训。提起这条家训,周振盟说:“孩提时,我对这16个字的意义并不是很明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生活阅历的丰富,逐渐领悟到其深刻含义:一个人要想成功要先修炼耐性,不要意气用事,性情急躁、粗心大意的人不会有成功的人生。也启示着周振盟和他的家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要养成心平气和、不急不躁的习惯、作风。
今年以来,高新区还把志愿者作为倡导善行的重要载体,目前全区共有志愿者2176人,通过志愿者活动,分类推进区域、部门、行业学雷锋等活动,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道德品质。
高新区还在全区设立道德总堂1个,设立基层道德讲堂30个,实现了全区所有街道办事处、文明单位、各学校、各村组(社区)道德讲堂“四个全覆盖”,全年累计开展活动120余次,用于提升公民思想道德,让道德教育持续深化。
优化环境
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高新区始终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中小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点,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作用,不断改善未成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扩大校外活动阵地,加大对特殊群体的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关爱。
突出学校主体地位,全区全体学校通过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活动,各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方面均达标。全区中小学还组织“美德少年”评选活动、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讲故事、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为活动载体,让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持续深化,让精神文明创建常态化。
渭南高新区把培养善心,提升群众的文明素养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通过群众参与,志愿者引领,让精神文明建设在城市经济发展、项目建设、社会治理等领域落地开花,让群众在参与中提升文明素质。(华商报-华商网)